兒童腸胃炎|孩子腸胃炎可否服用止瀉藥? 醫生拆解6大謬誤+3個跡象要即就醫

兒童健康

撰文: 黃諾韶

發布時間: 2024/05/31 17:41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5 00:17

分享:

分享:

兒科醫生拆解6大兒童腸胃炎常見謬誤。

【兒童健康/兒童腸胃炎/腸胃炎症狀】轉天氣容易腸胃不適,當小朋友患上腸胃炎,經常伴隨上吐下瀉的情況,令父母相當擔心。台灣兒科醫生陳如瑩在Facebook發文,表示近日因腸胃炎來看診的小朋友變多,而且發現不少家長對治療腸胃炎存在很多誤解,於是發文拆解小朋友腸胃炎的6大迷思,並建議小朋友避開2類食物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台灣兒科醫生陳如瑩提到,如果小朋友單純只有嘔吐,也建議尋求專業兒科醫師進行評估,最重要是要觀察孩子的精神活力、食慾、尿量等狀態,才不會延誤就醫。她補充,小兒腸胃炎該就醫的危險跡象,如果症狀惡化或幾天後沒有改善,或者有脫水跡象、持續發燒、血便等現象,應立即就醫。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,更應該注意食慾活力尿量等脫水狀況。以下為家長對小朋友腸胃炎的6大迷思。

兒童腸胃炎|1. 只能吃白色的食物?

不少家長會問到腸胃炎時,小朋友「是不是只能吃白色的食物?」。陳醫生解釋,腸胃炎的飲食不必局限於吃白飯、白麵包等一般被視為較為溫和的食物,如果吃「白色食物」只補充到澱粉,而針對腸胃不適,重點應該是熱量的攝取與均衡飲食,以增強免疫力。因此建議家長在家煮食時盡量,6大類營養素都要吃,以及避免吃油炸或刺激食物即可。

兒童腸胃炎|2. 奶粉要稀釋過才喝?

關於腹瀉或嘔吐時的飲食,經常被問到是否應該稀釋奶粉。陳醫生表示,不建議。由於稀釋奶粉可能導致熱量減少,增加低血糖的風險。如果需要更多水分,建議使用水嬰幼兒電解質飲料,而非調整沖奶的水量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兒童腸胃炎|3. 小朋友可透過運動飲料補充水份?

若患上腸胃炎、肚瀉,按世界衞生組織(WHO)建議,給予患者適合濃度的電解水,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。不過市面出售的運動飲料糖份比例較高,電解質含量較低,不適合嘔吐或腹瀉的小朋友。建議家長購買水嬰幼兒電解質飲料,較符合腸胃炎流失體液的補充。

兒童腸胃炎|4. 小朋友一旦嘔吐要先禁食?

在處理大人的腸胃炎時,通常會用禁食的方式,讓腸胃道休息一下。不過,方法卻不適用於患腸胃炎的兒童身上。因為在腸胃炎時,孩子很有可能因為一段時間沒有吃東西,造成脫水或低血糖等危險情況,所以建議要適量的進食和補充水份。

兒童腸胃炎|5. 小朋友不能服用止瀉藥?

陳醫生解釋,小朋友一樣可以服用腸胃症狀治療藥物,不過要根據孩子的體重去做計算,建議尋求兒科專業醫生意見,使用孩子合適用的止瀉藥。有部分成人使用的止瀉藥在小朋友身上會造成腸胃蠕動減緩,甚至不動,而造成嚴重的腸阻塞,造成更嚴重的問題。

兒童腸胃炎|6. 嘔吐就一定是患有腸胃炎

腸胃炎大部分會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。如果只有嘔吐,有時可能是發燒不舒服或是嚴重咳嗽所引起。還有許多嚴重疾病也有可能造成嘔吐,例如:心肌炎、較嚴重的全身性感染、或是糖尿病酮酸血症等。

文章內容獲「陳如瑩醫師-小兒腸胃 親子減重」授權轉載。

更多小孩腸胃炎資訊【按此連結】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